网上有一句调侃而且真实的话:在武汉,住在汉口的说:一年里难得去武昌一次。住在武昌的说:一年里去汉口只去过几次。住汉阳的说:一年里经常去汉口和武昌。住在汉口跟武昌的一起说:一年里从来没有去过汉阳。
这次从具体商圈的角度来分析,武汉三镇的发展格局。
武汉传统商圈共有8个:
其中汉口2个:武广商圈、江汉路商圈;武昌4个:光谷商圈、街道口商圈、中南商圈、徐东商圈;汉阳2个:王家湾商圈、钟家村商圈。
武广商圈:包括武汉广场、世贸广场、武汉国际广场、新世界百货、武展购物中心、庄胜崇光 SOGO百货等。
江汉路商圈:包括中心百货、王府井百货、大洋百货等。
司门口商圈:包括阳光时尚广场、武昌广东商城、九通商厦、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
中南路商圈:包括中商广场、银泰百货、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
街道口商圈:包括武商亚贸广场、群光广场和新世界百货等。
光谷商圈:包括光谷国际广场、大洋百货、鲁巷购物广场中心、光谷步行街等。
徐东商圈:包括销品茂、徐东平价、新世界百货、沃尔玛、麦德龙等。
王家湾商圈:包括武汉摩尔城、家乐福、人信汇、海天欢乐购、大洋百货、广百百货、国美电器等。
钟家村商圈:包括新世界百货、家乐福、国美和汉商银座购物中心等。
当然还有不少新晋商圈如武汉天地商圈、菱角湖万达、沌口万达、楚河汉街,古田商圈未来城市规划商圈有后湖、菱角湖、王家墩、江汉沿江、武昌滨江、杨春湖、首义、南湖,四新。武汉作为一个组团式的城市,在庞大的城市面积下有也有不少单体城市综合体,如宜家家居,以及青山的奥山世纪城。
先谈谈青山区的,可以对比汉阳的未来发展。如果说武汉三镇由汉口、汉阳、武昌组成,属于武汉中心城区之一的青山区,却一直被视为“第四镇”。这不仅因其起源于古老的青山镇,更由于武钢、一冶、武石化及三大船厂等重工业聚集形成的与武汉商业文化迥然不同的工业文化和人口构成,到今年青山片区的商圈建设也破有建树,但是在市政规划中,未来发展是已武汉站作为依托的杨春湖商圈。
1.作为整个青山区的整体生命线,武钢作为一个传统国企在未来的发展可能进一步走弱,也会影响整个青山区对外来人口的涌进。而环境问题也是城市化的一大阻碍。青山区的发展,未来更多的是抓住武汉火车站的发展。
2.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青山的腹地面积不够大,往北是长江,过了长江人都往汉口去了,往东是东湖,绕过东湖到了葛店又是光谷额势力范围,无法像汉阳区域一样拥有,蔡甸,汉南远城区,乃至江汉平原腹地天门仙桃潜江荆州。
3.在大型单体上有武商众圆广场和奥山世界城,但是缺乏一个商圈应该有的商业氛围。距离传统的徐东商圈又近更是硬伤,工业化的城市格局,让青山在很多年里似乎没有像汉口的江汉路、汉正街等自然形成的商业中心,于是老青山区委所在的红钢城一直是地区中心。
4.城市规划上,地铁4号线通了,但是完全没有经过青山主要城区和居民聚集区,而整个沿着和平大道的5号线要全线贯通也也是要到5年以后的事情。青山区的旧房改造和城市升级,已经是相对滞后。
扯多了。。。回归汉阳
作为中心城市的商圈而言,汉阳的传统的钟家村和王家湾目前无法往一流看齐,原因很简单,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特色化经营不够,特别是缺乏一条足够让人趋之若鹜的特色步行街。
钟家村,汉阳文化核心并未绽放。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钟家村商圈为汉阳片区历史最为悠久,最为成熟的商圈。甚至可以说钟家村是位置最好的商圈,往北过江汉一桥到汉口,往东过长江大桥到武昌,襟两江而附四桥{江汉一桥,晴川桥。长江大桥,鹦鹉洲大桥}可谓通达三镇,又有归元寺古刹附近,距离动物园也不远,4号线和6号线交汇,再有国博作为拥趸,傲视汉阳。
钟家村作为古汉阳镇的所在地,三镇之中一汉阳作为历史悠久,高山流水,子期和伯牙的故事就在这里,虽然修建了琴台大剧院。但是对于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并没有下功夫,相对光谷、徐东那些完全没有古文化内涵可以挖掘的商圈,钟家村对自身文化的内涵的挖掘是一件憾事。和一江之隔的,武昌司门口发展古民俗的户部巷,还有自带国民老街的江汉路,钟家村只是亦步亦趋,走的一条中庸路线。对于南岸嘴这个可以下足功夫的两江交汇标志性位置都没有开发利用。
2003年,易初莲花进驻钟家村,带动家乐福、沃尔玛等各大超市巨头,把目光投向了钟家村。随后,中百仓储生活剧场汉阳店、家乐福、汉商银座纷纷在钟家村揭幕。汉阳商场成功转型为综合体汉商银座购物中心,沃尔玛、万达影城等巨头先后入驻。
但是这个位置最尴尬,将就点的不介意直接去汉口,而钟家村整个腹地太小,汉阳作为三镇中人口最少的一镇,往东到了七里庙就到了王家湾的辐射范围,目前四新片区也在刚刚起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