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 >正文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看哭了。」
这是香玉身边很多人对最近一部纪录片的评价。
没有煽情,没有生离死别,而仅仅是剥开了一个万众瞩目、光鲜亮丽的大明星最真实、脆弱的一面。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是不信的。
直到我自己也被感动。
她就是,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

《美国甜心小姐》


Taylor Swift:Miss Americana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金发碧眼,肤白腿长。
抱着吉他吟唱恋爱心事的邻家女孩。
无论是外形还是气质,泰勒·斯威夫特都担得起「美国甜心」这一称号。
无论谁,都或多或少听过她的故事,正面的或是负面的。
没办法,她实在是太火了。
作为当代美国流行乐坛,乃至全世界最成功的女歌手之一,泰勒·斯威夫特的成名之路堪称是这个时代的传奇。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聚光灯下的泰勒,我们都见过不少。
但《美国甜心小姐》这部人物传记片,则将更多视线放在光环之外,展现她更加普通与真实的一面。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私密情绪和心路历程。
可以让你认识一个截然不同的泰勒·斯威夫特。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纪录片的开场,泰勒盘膝坐在洒满阳光的窗边,抱着13岁时的日记本,追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稚嫩的笔触写下的梦想。
那时的她和任何一个憧憬未来的小女孩没什么不同。
她从小受到的教育,都要求她成为一个受人认同的「好孩子」。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获得赞同与认可,成为一个「好女孩」。
作为泰勒的人生信条,构成了她的整个信仰体系。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要持续性地获得赞美,就必须足够优秀。
极其严格的自我要求,加上出类拔萃的创作天赋,足以让所有梦想成为可能。
作为一位优秀的创作型歌手,泰勒凭借高产又高质的作品,在短时间内便收获了全世界的喜爱。
万众粉丝的瞩目与追捧,也令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的信仰。
她希望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人。
她愈发相信,自己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千万人期待与喜爱的样子。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因此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泰勒都活在称赞与认同中,这几乎变成她赖以维生的追求。
然而,为别人的目光而活,日后也终究为其所困。
「当你为了陌生人的认可而活,你从中获得所有的快乐和满足,稍有不慎就会让一切崩溃。」
这个意外,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那就是2009年VMA(音乐录影带大奖)颁奖典礼上,著名的「抢话筒」事件。
2009年VMA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女歌手录影带(Best Female Video)的泰勒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被冲上台的Kanye West抢走话筒,粗暴打断。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若干年后回忆起这段灰暗的经历,泰勒的语气中仍难掩苦涩。
「对于人们是否为你鼓掌作为信仰体系基础的人来说,全场的嘘声对你的影响真的很大。」
在典礼后的采访中,泰勒眼底满是尴尬与无助。
毕竟,巨星光环背后,当年的她也还只是一个19岁的女孩。
这件事,让她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不过泰勒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她选择继续努力,希望用事实证明自己当之无愧。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但身处名利场的正中央,无数躲在暗处的眼睛又岂会善罢甘休。
被捧上神坛的人一旦有跌落的迹象,众人只会更加卖力地上去踩一脚。
2016年,「Famous」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这场「撕扯之战」上演了一出罗生门。
起因是侃爷的一首《famous》,有句歌词直指泰勒「I made that bitch famous」。
MV中更是找了个与她长相相似的演员全裸出演。
泰勒对此态度不满,引导了舆论骂声;
之后卡戴珊公开录音,证明侃爷在发歌之前就曾征求过泰勒意见,对方明明事前表示同意,却在事后反咬一口。
舆论迅速反转。
一时之间,网络上对泰勒的恶评如潮。
纷纷大骂她是「骗子」(Liar)。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这件事件背后至今仍有争议,香玉在此不做展开。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起事件让泰勒陷入了事业与人生的低谷。
甚至很多人都觉得,「泰勒·斯威夫特完了」。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跌至谷底,要么就此沉沦,要么触底反弹。
一方面,排山倒海的恶评逼着泰勒做出改变;
另一方面,母亲的重病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则让她开始思考他人的存在对于自己的意义。
在泰勒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一直是她最大的支持者和最坚强的后盾。
但母亲在几年前被确诊罹患癌症。
所幸,母亲经过治疗后目前状况稳定。
但这突如其来的重大意外,仍然给了长期沉浸在外界目光与评价中的泰勒重重一击。
「当你的母亲因为癌症而接受化疗时,你还在乎那些网上的人是否喜欢你吗?」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与此同时,泰勒自己的身体也敲响了警钟。
以往,泰勒纤细高挑的身材一贯是粉丝和媒体津津乐道的对象。
为了满足与回应这份期待,她不得不严格控制自己的体型。
甚至到了几乎不吃东西的地步。
高强度的工作和精神压力终于让她的身体逐渐感到吃不消。
泰勒开始对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信仰体系进行认真地反思。
「我要继续选择做他们喜欢的那个人,还是选择做我自己?」
在经历了外界的风波与家庭的变故后,她终于逐渐意识到,总有一些美的标准是你无法达到的。
与其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来追逐他人可有可无的目光,不如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和快乐。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泰勒在各个方面都开始发生真切的改变,并且一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她开始不再通过节食来刻意维持身材,不再强迫自己必须塞进XS号的衣服里。
开始更多地与旧友聊天,聚餐,学着享受生活。
努力寻找真实的自己,喜欢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外人眼中的那个泰勒。
几年后的泰勒重新回到众人视线里。
带着不再纤细的长腿,隐约可见的双下巴,和一张黑暗风格的新专辑,涅槃重生。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她的改变不仅仅在于外形和音乐风格,还体现在她一些从未有过的举动上。
过去的她,为了「讨人喜欢」,往往隐藏自己的想法。
把别人的好恶来作为自己的标准。
如今的她,却变得更「尖锐」了。
敢于传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
即便这些举动是一种冒险,可能会引起外界的负面评价,乃至影响她的商业价值。
曾经的泰勒,从不发表涉及政治的言论,不宣扬自己的立场。
她只是一个抱着吉他唱着或甜蜜或酸涩的恋爱,人美歌甜身材好的乖乖女。
这也是她被称为美国甜心的原因。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而这一次,泰勒不再沉默。
公开发声,反对家乡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位竞选者,首次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她另一次举世瞩目的发声,是起诉了一名曾经性骚扰她的DJ,要求他道歉并象征性地付出一美元的赔偿。
这起性骚扰案件原本可以进行庭外和解。
但泰勒坚持,如果像她这样的女明星都觉得站在公众面前控诉自己遭受性骚扰是难以启齿的事;
那么对于世界上其他众多处于更加弱势地位的受害女性来说,又要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她必须站出来,为自己,也为女性发声。
最终,泰勒获得胜诉
而她也因此与其他四位女性一起,作为「打破沉默者」(The Silence Breakers),成为了2017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大众总是更热衷于八卦。
人人皆知她前男友众多。
以及恋爱和分手的经历经常会被写进歌曲里的创作习惯。
在当年,泰勒因私人感情生活而收到的负面评价,乃至肮脏的荡妇羞辱,可谓不计其数。
但鲜少有人知道她作为音乐人权益捍卫者所付出过的努力。
她曾因为新用户的三个月免费试用期使艺人无法得到任何报酬而向Apple Music发表公开信。
推动苹果公司迅速做出改变,维护了众多独立音乐人的利益。
在公开信的结尾,泰勒写道:
「We don’t ask you for free iPhones.
Please don’t ask us to provide you with our music for no companstion.」
(我们不会向你们要免费iPhone。也请你们别要求我们提供无偿音乐。)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泰勒·斯威夫特,年少成名的背后,是旁人所无法想象的压力与焦虑。
但这支纪录片所呈现的,是她与自己的和解。
她打破了外界安在自己身上的众多标签。
打碎自己,然后,找到「自己」。
不再是别人眼中的「美国甜心」,而是回归泰勒·斯威夫特,回归她自己。
她既是这个时代的传奇,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她的故事既特殊又普通,可以投影在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身上。
不再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不再活成世界框定的样子。
而是勇敢地追寻内心中最真实的那个自己。
如果你是泰勒的粉丝,自然能从她身上汲取力量;
如果你不喜欢泰勒,也没关系。
这依然不妨碍你从她的这段经历中收获一些什么思考,那么也便足够了。
或许,这才是时代偶像的意义。

从被捧到被骂,她仍是「第一流量」

网友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暂无评论...
为您推荐
  • 相关阅读
  • 业界资讯
  • 手机通讯
  • 电脑办公
  • 新奇数码
  • 软件游戏
  • 科学探索